改革释放动力 创新激发活力
发布时间:2020-07-15   作者:系统管理员  

                           

                      

全国政协委员、法学院副院长鲁晓明教授提交全国两会3份提案均获立案;南岭学者、广东地方公共财政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林木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经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李林木教授、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教授分别以论文和专著获商务部科研奖励;旅游管理与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伟强教授获聘“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等系列活动特聘专家……近日,我校教师捷报频传,充分发挥各自科研优势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地方经济,贡献广财智慧,发出广财声音。

正如副校长邹新月所说,科学发展理念的贯彻、科研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科研生力军青年团队的培育、省级平台的引领示范作用对推动学校科研发展尤为关键。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学研究理念,贯彻落实“放管服”政策,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构建科研创新平台、打造科研团队,学校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目前,我校人文社科总体实力跃居广东高校前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已成为服务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为我校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升级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管理体制 科研成果量增质提

改革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为调动我校教师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以创新科研评价考核机制为抓手,以科研项目经费报销使用改革为突破,以组织创新为关键,整合资源、汇聚力量,有重点、分步骤深化我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八年间,学校修订出台了《广东财经大学科研奖励办法》等23个文件。改科研项目配套为科研奖励,项目组可以根据实际贡献分配奖励科研人员;重奖重大科研项目并配备专职科研助手,让学科带头人腾出精力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推行高级别项目专家论证会,为老师们课题申报提供更专业的指导,提高申报成功率;加大重点平台建设的扶持力度,培育青年科研创新团队……从项目到成果,从个人到团队,学校对科学研究奖励的力度在广东省内高校位居前列。

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给予了老师们更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报销科研经费难,曾是学校教师头疼的问题。为此,学校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修订了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实施项目负责人制,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10万元以下的支出可由项目负责人“财务一支笔”审批,科研项目经费审签程序大为简化。此外,科研人员出差的交通工具和住宿不受职级影响,节省了不少报销科研项目经费的时间和精力。

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激发了老师们参与选题和申报的热情。目前,已有6个选题列入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选题,有2个项目获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1个项目获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其中,我校杜承铭教授负责的《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研究》获2015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19年8月,该项目通过专家鉴定,最终成果列入重大攻关项目成果出版计划,将有助于推进全国依法治国新时代法学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创新。这是我校第一个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并顺利通过结项的项目,实现我校重大项目立项结项双“第一”。

学校出台的系列科研管理政策,有效地发挥了机制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科研成果质量明显提升,实现了多项突破。八年来,共获校外科研项目220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64项、省部级项目568项;获科研经费2.45亿元;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508篇。1篇论文入选ESI全球TOP0.1%热点论文,实现学校在ESI被引论文、热点论文零的突破。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期刊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达42项,实现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突破。

“学校的科研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了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转变。老师们科研积极性提高,科研能力增强,学校科研成果稳步提升,科研经费也逐年增加。”科研处处长邓世豹对近年学校科研发展态势非常认可与肯定。


构建科研创新平台 社会服务特色凸显

2019年底,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标志着我校协同中心也进入了智库建设的“国家队”。至此,我校先后共有三个科研平台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这是我校推进重点科研平台建设,打造为广东地方经济发展重要“智囊团”的举措。

科研发展离不开平台建设,平台建设又促进人才培养。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以协同创新平台、省市级重点研究平台和具有良好基础的校级研究机构建设为抓手,打造新型智库,搭建现代服务业研究大平台,建立完善多层次的校政行企合作与成果转化体系。

一个个特色鲜明、高效运转的科研平台喷涌而出,一项项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标志性成果增速产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均得到长足推进。

作为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地,我校历来重视科研与学术。2017年,学校整合各方资源,成立广东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使之成为学术型科研机构的代表。研究院坚持学术为本、服务社会的宗旨,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被SCI、SSCI收录30多篇(其中JCR一区13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6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为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咨询服务,多次参加省与国家政策咨询服务。

作为身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我校不余遗力地抢抓重大发展机遇,提升自身在湾区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学校协同打造开放型经济创新研究中心、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特色新型智库等7个高端新型智库,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高点;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竞争力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与审计治理研究院等一批省市级科研平台,积极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广财智慧”。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说,商贸流通研究院始终紧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际,既有《新冠肺炎疫情对粤港澳大湾区商贸服务业的冲击与对策》这样宏观视角的成果,也有讨论消费券发放与政府促进消费这样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研究。“我们主动作为,发挥财经类院校的专业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广财的眼光和战略。”

八年来,我校省市科研平台快速增长。共获得15个省市级科研平台,“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获批为广东省首批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华南商业智库”获批为首批省级重点智库;“广东省智能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我校首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广东省重点研究平台12个、广州市重点研究平台3个。部分平台是应问题、热点、社会需求而生,在学校服务社会中起到良好作用。

八年来,我校各科研平台不断为政府部门和行企业出谋划策。学校共获得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决策咨询服务、应用对策研究等横向项目经费9450万元;与国家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等上百个单位开展合作,与广州市税务局共建税务干部进修学院培训4万多人次,社会服务经费2.85亿;依托共建的广东纳税服务研究中心等21个校政行企一体化平台,在地方法规咨询、商贸流通服务、乡村振兴、旅游产业规划、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等方面提供咨询报告500余份。此外,学校还牵头起草《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等多项重要地方法规。《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等多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市主要领导批示或政府采纳;67位专家教授被聘为省市行政决策咨询专家、应急管理顾问和省市人大立法顾问、财经顾问等。


培育科研人才 青年科研团队崛起

若说改革是科研建设的基础,平台是科研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人才与团队,便是科研实力提升之根本。在百万年薪广纳贤才的同时,学校实施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培育和打造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团队,科研团队建设成效初显。

由金融学院黄金波副教授负责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研究团队”,是2016年我校首届青年科研创新研究团队之一。团队组建之初,充分利用学校给予的6万元团队建设经费,制定团队的主要奖励激励机制,鼓励团队成员交流和申报课题。截至目前,团队在B类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6项。团队负责人黄金波于2017年入选学校“南岭学者”青年拔尖人才,2018年入选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团队也由培育团队晋级为攀登团队,可以拿到学校30万元的绩效奖励。

近年来,学校像这样的青年科研创新团队不断涌现。依托这些科研团队,我校平台建设实现新提升。“银行业竞争对公司财务的影响研究团队”推动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入选CTTI中国智库索引,同时顺利申请首个金融领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地方金融研究院”。该团队组建的“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研究团队”立项为广东省创新团队,开启了青年创新团队建设的新篇章。“创新驱动下企业管理及商业模式研究团队”整合了工商管理学院的学术骨干,围绕国家或广东省经济发展中最急需的和现实性强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突出广东本土特色以及实现政校行企间的协同、融合与创新。2019年,团队获得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支持。

“团结高效的科研队伍是攀登科学高峰不可或缺的左臂右膀。” 南岭学者、我校省级创新团队负责人聂普焱教授对自己的科研团队满怀感激。他说,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单个研究人员的影响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小,团队作战往往比单打独斗效率要高得多。学校着力构建高端与特色并重的学术团队,以团队建设促进学校科研发展,实为明智之举。

近八年,学校共建设7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8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产出成果丰富,接近于当年学校成果产出的一半。7个团队共聘任2个珠江学者,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零的突破,在打造较强学术竞争合力和发展潜力方面起到较好示范带头作用。

接下来,学校将加大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力度,让更多团队通过建设成为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对象,让青年老师有事干、愿意干、干后有收获,也使研究团队小型化、稳定化、品牌化,为提升学校科研实力奠定基础。


八载峥嵘岁月,学校在科研体制机制的创新、重点平台的建设、青年团队的培育等方面,于挑战中创新、求索中收获,满载丰收的喜悦迈步走向新征程;八载凝心聚力,学校为老师们营造了更好的科研环境,提供了更高效的服务,激发老师们科研的活力和热情,学校科研发展已然步入快车道。

谈及未来学校的科研工作,新到任的校党委书记郑贤操表示,学校要大胆探索建立与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相匹配的科研体制机制,建立规范、有效的评价和考核机制、竞争和激励机制、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等,把论文写在大湾区这块热土上,不断提升我校的科研实力,促进教研相长。

 
 
 
关于广东财经大学
Copyright © 2016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广东财经大学 版权所有